锂离子电池的装配工序是将前段工序经过分切、模切制成的正、负极极片,与隔膜、电解质进行有序装配,最终形成电芯的过程。

一、装配工序流程

锂离子电池的装配工序是将前段工序经过分切、模切制成的正、负极极片,与隔膜、电解质进行有序装配,最终形成电芯的过程。具体流程如下:

1. 电芯装配

  • 极片与隔膜准备:将分切好的正、负极极片和隔膜准备好,确保其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。
  • 电芯成型
    • 卷绕或叠片:根据电池类型(如方形、圆柱、软包),将正、负极极片与隔膜通过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合成电芯。卷绕适用于方形和圆柱电池,叠片则多用于软包电池。
    • 入壳或入膜:将卷绕或叠片后的电芯放入相应的外壳(如钢壳、铝壳)或包装膜中。
  • 极耳焊接:将正、负极极耳与集流体进行焊接,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。焊接方式包括超声波焊接、激光焊接等。
  • 绝缘与防护:在电芯的关键部位贴上绝缘胶带或绝缘膜,防止短路和漏电。

2. 注入电解液与封口

  • 烘烤除水:将装配好的电芯在一定温度下烘烤,以去除内部的水分,确保电解液注入时不会发生不良反应。
  • 注入电解液:通过注液机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内部。注液量需严格控制,过多会导致电池膨胀,过少会影响电池性能。
  • 封口:将电芯的开口密封,防止电解液泄漏和外界物质进入。封口方式因电池类型而异,如钢壳电池的激光焊接封口、软包电池的热封封口等。

二、关键控制点

1. 极片与隔膜的准备

  • 尺寸精度:确保极片和隔膜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,公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,以保证装配的紧密性和一致性。
  • 表面清洁度:极片和隔膜表面应无杂质、无损伤,避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。

2. 电芯成型

  • 卷绕或叠片精度:在卷绕或叠片过程中,要确保正、负极极片与隔膜的对齐精度,防止出现极片外露或隔膜褶皱等问题。
  • 电芯平整度与紧凑性:通过适当的工艺参数(如卷绕张力、叠片压力),使电芯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紧凑性,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。

3. 极耳焊接

  • 焊接质量:焊接点应牢固、无虚焊、无过焊,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焊接强度和焊接点的外观形态需符合标准要求。
  • 焊接参数控制:根据极耳材料和厚度,精确控制焊接设备的参数(如焊接电流、焊接时间、焊接压力),以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效果。

4. 绝缘与防护

  • 绝缘材料的粘贴质量:绝缘胶带或绝缘膜应紧密贴合在电芯表面,无气泡、无褶皱、无脱落,确保绝缘效果。
  • 绝缘材料的性能:所选用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、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,能够有效防止短路和漏电。

5. 烘烤除水

  • 烘烤温度与时间:根据电芯材料和结构,设定合适的烘烤温度和时间,确保内部水分充分去除,同时避免对电芯造成热损伤。
  • 烘烤环境控制:烘烤过程应在干燥、洁净的环境中进行,防止水分重新进入电芯。

6. 注入电解液与封口

  • 电解液的纯度与注入量:使用高纯度的电解液,并严格控制注入量,确保电池内部充满适量的电解液,以满足离子传输的需要。
  • 封口的密封性:封口过程要确保密封严密,无泄漏风险。通过检测设备对封口后的电芯进行密封性测试,如氦质谱检漏,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。

标签: LIB, 工艺

添加新评论